新闻资讯 NEWS

两化一振兴丨党建引领筑根基 硒田沃野兴乡村——记中卫硒产业发展领头人陈冬

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沙坡头区发布”(ID:sptqfb),记者:房媛 杨珊

在中卫市沙坡头区,有这么一位共产党员,他裤脚常沾泥土,走遍田间地头,用科技帮农民种出好庄稼,以党建为牵引,把大家拧成一股绳,他就是宁夏硒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冬。

“党员就得带头干,党的好政策得落到实处。”2018年陈冬刚从江苏来到中卫,便带着技术团队一头扎进了沙坡头区的枸杞园。连续半个月,他们白天顶着烈日采集土壤样本,晚上在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里检测土壤成分。正是这股子党员的拼劲,让他们摸清了中卫含硒土壤的分布规律,并琢磨出一套发展模式:围绕生态保护,把技术创新、服务保障、数据积累、人才培养都跟上,让农产品能卖上好价钱。

陈冬带着公司党支部和村里的党组织结对子,和党员先锋队的技术员们分片包户,手把手教农民测土施肥。6年多来,他们服务的农田超过30万亩,让枸杞、苹果这些农产品的收购价每斤提高了15%。

乡村要发展,离不开懂技术的人。2019年,陈冬编写《宁夏回族自治区富硒功能农业发展规划》时,带着党员骨干跑遍了中卫的功能农业产区。在他的推动下,《中卫市富硒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》成了农民手中的“种地宝典”,上面详细写着枸杞什么时候疏花、硒砂瓜怎么控水……连施肥量都精确到克。在他的带领下,党员技术员们研发的特色农业有机肥配方,让枸杞亩产提高了15%。

微信图片_20250912170020

“乡村振兴得让农民真正尝到甜头。”陈冬一直记着党员要为群众办事的初心使命。2020年在海原县扶贫时,枸杞因没有销路烂在地里,他心里很不是滋味。回来后就牵头成立了宁夏硒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,想出了“协会+公司+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的合作模式。

在党建的引领下,陈冬带着大家搞的特色农业产业结出了好果子。2024年6月,以枸杞产业化为基础的创业项目,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拿了优胜奖,是宁夏唯一获奖的项目;同年11月,他主导的创新案例还被评为“宁夏企业典型创新案例宣讲代表”。

如今走进中卫的乡村,特色农业产业园里党旗飘扬,田间地头党员服务队的红马甲格外醒目。从以前的荒沙地变成现在的丰产田,从单一的种地到全产业链发展,陈冬用党员的担当践行着初心。他常说:“乡村振兴的路上,党员就得走在最前面。”作为一名老党员,陈冬心里始终装着乡亲们,他把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紧紧绑在一起,带着大家发展特色农业,在中卫这片土地上走出了一条“党建强、产业兴、农民富”的好路子。